共富聚焦:生态文明何以成为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衢州12月15日电(张煜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一以贯之。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生态文明如何为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为总结交流各地在探索生态文明共同富裕中的特色做法、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深入研讨浙江以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对策,12月14日至15日,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委社建委)指导,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主办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系列研讨第二期活动在浙江衢州开化县举办。

  近年来,浙江围绕生态、绿色等关键词开展了许多创新探索。浙江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实现了对生态产品价值的量化,盘活了山水资源。

  2021年,浙江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实现了连续10年上升。在浙江基层特别是乡村,“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共富故事也在不断上演。从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到开化金星村……浙江涌现出一批生态致富的“明星村”。

  浙江省委社建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背景下,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很有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关键难点,要正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短板问题,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高标准提升生态环境品质,高水平拓宽生态富民路径,高要求创建全域美丽大花园,高效能构建全社会共治格局,加快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浙江。”上述负责人说。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刘亭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浙江有激活主体内生动力的民营经济、依托绿水青山转化的生态经济、面向未来科技的“数智经济”、兼顾“两个健康”和“精神富有”的人文经济“四张金名片”。他指出,生态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桥和路”,在浙江全省共同富裕“一盘棋”的背景下,要在加大对山区县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继续改善山区县的投资和发展环境,走出“生态经济+公共服务”的山区共富之路。

  “在浙江提出的共同富裕七个先行示范领域中,其中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蒋明说,这几年,该中心在开展共同富裕双碳、大花园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生态发展得好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往往也比较快,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比较强。

  “从本质上看,共同富裕不是一味求发展而轻环境的富裕,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富裕。守住绿水青山,深耕生态价值,才能为共同富裕带来可持续动力。”蒋明说。

  活动中,衢州、安吉、开化、仙居等地围绕创新生态标准地开发模式、竹林碳汇改革推动绿色共富等主题作交流分享。本次活动还举办了圆桌论坛。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典型做法、生态共富的新思路、政策突破的着力点等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