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爱去什么样的菜市场?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人间烟火的生动名片,它的鲜活与温度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进入更新阶段,居民身边的菜市场或改造升级,或搬迁重张。近日,记者走访正在改造和已经完成改造的3处老菜市场,发现每一处都有新气象。

  兆军盛菜市场

  通透明亮 不闷不吵

  清晨6点,兆军盛菜市场的商户们已经开始做营业前的准备。打开大厅的空调和电扇,闷了一晚的屋子逐渐凉快下来。开业20年,这一次,菜市场迎来了真正的“脱胎换骨”。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菜市场因建筑风貌较差、设施陈旧,不符合历史街区保护的风貌管控要求需要更新改造。2021年6月,以清华校企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导,菜市场进行了更新改造方案设计。

  “菜市场以前只有东侧和北侧的墙上有采光洞口,所以室内显得比较暗沉,大白天也得开着灯。”设计团队的描述也是不少顾客对这里改造前的初印象。

  如今,走进菜市场大厅,改造后的坡屋面让室内空间显得开阔不少,部分顶棚拆除后变为采光天窗,墙面也增加了侧高窗,充分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整个室内环境显得通透敞亮,毫无气闷之感。

  与之前分散布局的摊位相比,改造后,水果、蔬菜等六大品类明确分区,想要挑选比价的顾客不必再来回折返,更加省时省力。

  让常来的顾客感到欣喜的是,菜市场环境提升了一大截,但价格并没有跟着“水涨船高”。

  白萝卜1.5元/斤,茄子2.5元/斤,西红柿2元/斤……街坊四邻拉着小车的身影来往不停,就是菜市场人气最好的证明。

  “人气哪来?就是靠着物美价廉。”商户都这么说,这次改造,蔬果商户搬到新摊位,不用多交一分钱,市场还增加了5户蔬果的摊位。大家每天来买点儿新鲜蔬菜,捎带手买点肉、鱼和熟食,市场就旺起来了。

  目前,菜市场的水果和蔬菜区已率先开张,粮油干果、海鲜、肉类、面点熟食区预计于8月中旬营业。

  朝内菜市场

  价格还行 寻找回忆

  “买好菜,找朝菜”,曾经的朝内菜市场与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并称为京城四大菜市场。在许多老北京眼中,“朝内菜市场”是那个年代能够采购到丰富、新鲜、稀缺食材的场所。

  如今入口处,“朝内菜市场”与“奥士凯物美”的并置招牌提示着这座老牌菜市场的过往与变迁。1991年,“老朝菜”被拆,原址另建了协和奥光商厦;1997年,朝内菜市场移至东四路口重建,并改制为连锁超市;2008年5月,升级改造后的朝内菜市场一期卖场重张开业,正式更名为奥士凯物美朝阳门内菜市场。2021年,朝内菜市场又对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焕然一新。

  早9点,朝内菜市场内已是熙熙攘攘,不少老年人拉着小车,通过扶梯径直上楼。一上二楼,就是琳琅满目的蔬果区,人气很旺。“价格还行,比我们家楼下的生鲜超市便宜。”田大姐说。

  与物美超市的“二合一”让朝内菜市场辐射范围也更广了。探访当天,记者随机询问了5位顾客,令人意外的是,其中3位都不在附近居住。

  五孔桥菜市场

  杂七杂八 一应俱全

  在海淀区定慧桥西南角,有着20年历史的嘉源五孔桥市场在2020年升级改造,更名为“云和市集”。从东门进院,瓜果蔬菜、生鲜百货、花鸟鱼虫三个大厅一字排开,以节气为主题的墙面涂鸦平添一份艺术气息。

  推门走入瓜果蔬菜大厅,环境敞亮、地面干净,木质的摊位设计显得清新自然,各类蔬果整齐摆放,主食厨房、豆制品、禽蛋、白酒等摊位一应俱全。“这儿多干净,还舒服,不像很多菜市场乱糟糟的。”9点过半,刘大爷停放好电动车,准备买点儿水果。靠里的菜摊前,一位年轻母亲推着婴儿车正在选购蔬菜,婴儿车体积不小,在大厅里仍能顺畅通行。另有一对父女在冰柜前驻足,购买了一大袋子雪糕。

  改造后的市场里还会聚了一群“手艺人”:配钥匙、补衣服、改裤腿……活儿虽不大,却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场一策”

  才能留住烟火气

  对很多人来说,老菜市场不只是买菜的地方,它更像是个老朋友,记录着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人们感慨,充满烟火气的样子才是生活,也是菜市场的魅力所在。而这种烟火气向何处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采访中,刘大爷就提及,离五孔桥菜市场一公里外的海淀五路居地铁站,东北角就有个地下早市,菜多又便宜,就是有点儿乱。记者辗转询问,才找到这个写着“商业街果蔬生鲜便民体验专区”的地铁早市时,当时就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所震惊,东西便宜、新鲜自不必说,但走在拥挤的过道里,看着地上随处可见的菜叶子,又很难让人产生“逛”的意愿。

  华而不实的“高大上”不是烟火气,可脏乱差也不应成为烟火气的代名词。如何在改造后不丢掉记忆里菜市场的烟火气,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除了物美价廉,还要看能不能匹配周边人群的需求。”多位规划专家不约而同提到了“匹配”“定位”及类似的关键词,这也意味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菜市场“爆改”模板,只有“一场一策”的定制化方案。

  本报记者 陈雪柠 邓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