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老旧小区加装及使用公共充电桩难题

  城市更新|如何破解老旧小区加装及使用公共充电桩难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充电补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充电桩成为小区最缺的“社区新基建”。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建设充电示范社区,鼓励小区探索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模式等,旨在加快落实居住社区充电设施配建要求。上海“十四五”中也提出将加快布设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设施,到2025年新建20万个充电桩。然而充电桩进入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依旧困难重重。

  老旧小区“最后一公里”难题

  多数老旧小区属于老公房,停车位为业主集体共有,理论上业主的停车需求应当尽量满足,即不论普通汽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可以停。但现实中新能源车需要充电设施,对车位“刚需”高于普通车。安装充电桩的难点首先便是社区共识较难达成。它仅能满足少部分业主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而对于那些不需要充电桩的业主来说,充电桩则显得可有可无,部分业主甚至对小区内大功率电器建设持有疑虑,并觉得自身享受不到服务,因而不同意安装。

  老旧小区往往停车位紧张,在规划扩充之后仍难以满足小区业主的停车需求,加之一些小区公共空间缺乏总体规划、管理存在漏洞,建设充电桩很难找寻到合适用地。即使部分停车位被划定为新能源车专属的停车位,也会挤占原有的停车资源,加剧停车困难。

  而且很多老旧小区电容量设计不够,也不具备安装条件。上海城市化建设开始较早,许多老旧小区供电管线铺设年代久远,供电管线腐蚀、设备老化严重,加之电容量设计时较低,规划时期也没有考虑到预留电量。而充电桩的供电功率在7000W左右,瞬时电流强,老旧小区普遍难以承受充电桩的供电负荷。如果不对小区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将难以满足充电桩的安装要求。

  最后,小区物业也缺乏配合。按照安装充电桩的一般流程,需要由物业公司根据停车位情况、线路情况等客观条件出具物业证明,然后业主才可以持各项证明去供电公司办理手续。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属于新增需求,市级层面没有相应的服务政策支持,也没有相关的服务规定,如车位的使用权、施工的配合、供电增容等,部分物业公司担心充电桩建成后后续维护困难,因此在面对部分业主加装充电桩需求时,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拒绝出具物业证明,延缓了加装进程。

  打通“堵点”的探索实践

  为破解充电桩进入老旧小区的难题,笔者对部分成功安装公共充电桩的老旧小区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分别是徐汇区M社区、长宁区H社区及松江区X社区。三家社区的做法不尽相同,结果却殊路同归,成功加装了充电桩。

  M社区——公司赞助+党建引领

  M社区是整个徐汇区最早安装充电桩的小区之一,建于1990年代,属于动迁安置小区,共有6500人左右。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库,经过近年来的道路拓宽后共拥有439个地面公共车位,没有私人产权车位。在小区登记备案的车辆有500余辆,其中电动车有50多辆,车位显得供不应求。2018年以来,小区已成功安装4个公共充电桩,目前正在冲刺8个。

  在市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基于M社区是市文明小区、自治家园示范小区及低碳示范社区,E公司找到居委会,提出免费给社区安装公共充电桩。居委会从业主长远利益出发接受了该提议,并且在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下,首先召开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的民主协商会议,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其次,做好居民宣传工作。

  针对部分居民的质疑,如小区内能否安装大功率电器、安装公共充电桩是否会挤占停车资源、自己能否享受到服务等,居委会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地向居民介绍安装充电桩的可行性,宣传政府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最终打消居民顾虑,在社区居民中形成共识。

  面对车多而车位少的难题,居委会引导居民建立“充电位自治群”,用于沟通协调停车位,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有事协商,从而有效提高了充电桩车位的利用率。微信群成为新能源车主线上自治的重要协商议事机制,增进了居民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撑起了停车治理的大平台,为后续公共充电桩的安装打下了基础。

  H社区——搭上区级“顺风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

  长宁区H社区建于1980年代,人口数量超过一万人,属于规模较大的社区。小区没有地下车库,只有地面公共停车位400个。内部机动车近350辆,其中电动汽车51辆,一直面临停车难,充电更难,以及飞线充电造成安全事故问题。

  近年来,长宁区打出旧改组合拳,推进“精品小区”工程。H社区搭上精品小区建设、低碳社区创建的快车,借力区发改委的资源,加强社区整体规划,顺势开展充电桩示范小区创建,在2020年成功安装了11个公共充电桩,并成为了示范小区。

  H社区党总支牵头,首先召开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会议,并与居民骨干协商,拟选择相对独立场地新增车位,建设共享充电桩。原垃圾房附近废弃空地,被辟为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站建设用地;加强与电力公司沟通,做好安装前的统筹衔接,提前预埋电力管线管道;降低充电桩使用功率以规避小区电容量不足等。由此,既统筹了社区资源,优化了公共空间和设备设施,同时降低了施工费用,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H社区党总支书记说:“有了把这块空地建成新能源车充电站的想法之后,我们召开了全体业主大会,征询居民意见,没想到这个想法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认可,投赞成票居民的比率达到了90%多”。

  小区充电设施由专业公司统一规划设计、改造、运营,适度超前满足充电需求,并为后期增大充电功率预留容量,有效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在安装过程中还增加了智能设施:对接小区“一网统管”,加强设施和场地管理,实时读取汽车电池信息,实时跟踪检查充电过程,确保安全充电;入口增设道闸,加装车位地磁装置,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油车占位难题;车主通过门口的红外感应系统或刷卡进入车棚,投币进行便捷充电;根据车主意愿和运行需求远程有序调节充电功率和时段,降低充电费用。

  充电桩建成后,还要引导居民共治共享。本着“资源共享、有序充电、邻里友爱、自觉守约、自治管理”的原则,社区引导居民发起小区电动车主微信群,协商制定电动汽车充电站自治公约,坚持专场专用、共享共用、平价使用、安全有序使用、自管自用、违规者禁用。

  X社区——物业精细化服务,邀请第三方运维

  X社区属于建设较早的商品房小区(共分三期),主要为高层住宅,产权明确,总计有1230户居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关系和谐,他们在处理社区公共事务问题上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

  由于安装公共充电桩需要物业公司开具证明,物业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小区物业群,业主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咨询并得到答复。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业主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物业公司又将自己的工作人员嵌入到每一栋楼的业主微信群,倾听他们对安装充电桩的意见和心声。包括物业公司经理在内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从早上7时一直工作到晚上7时,只要在微信群里看到居民提出的需求,就会立刻回复解决,因而物业公司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还充分发挥了新能源车主微信群的沟通协调作用。

  本着服务业主的原则,物业公司委托一家专业的公司负责充电桩的安装、运行与维护,并签订合同,安装资金由该公司承担、与电力公司沟通扩充电容量事宜也交由该公司。X社区物业公司则派工作人员定期抄电表,与该公司进行结算,两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小区原本建有2个大型地下车库,可容纳停车位800多个。目前小区登记车辆有900多辆,其中电动车100多辆,已成功安装12个公共充电桩,后续还在安装快充充电桩。

  思考与建议

  安装公共充电桩解决的是重要民生实事,连接的是政府“碳中和”和“碳达峰”的重大发展工程。老旧小区加装公共充电桩属于发展中的新问题,既涉及旧区改造、社区公共空间重新规划,也涉及社区治理主体关系协调、居民自治等问题;既涉及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电力公司、安装充电桩公司等市场主体,也涉及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等社区治理主体等,因而需要多方配合、协同推进:

  就政府层面而言,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建设用地。一方面积极探索小区存量土地资源,合理开拓改造实施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加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增加充电桩;另一方面鼓励开展充电车位一桩多用、相邻多用、分时共享,提高公共充电桩使用效率。其次,改造老旧小区电网,适应性加装充电桩。借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推进小区电网升级工程,对小区内居民电表箱、供电线路等设备进行一轮全面特巡,及时更换陈旧的进户线、低压电缆等设施;适时改变小区线路结构,将架空线路改成地下电缆线路,增加小区配电变压器容量,解决充电桩建设的后顾之忧。最后,通过智能化赋能充电桩建设管理。建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严格制定行业标准,要求充电桩零件商、设备商、建设商和运营商按标准,提供便捷、智能和安全的充电桩产品和服务,从而有效拓展充电桩的使用空间。

  就市场主体而言,需要与社区合作、共建共享。尽管上述三家社区均已成功安装了公共充电桩,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是一旦小区内新增新能源车,现有的公共充电桩将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在提高社区存量利用率的同时,也需适当扩大增量,即采取社企停车资源共享的策略。社区内或毗邻的商业综合体、大型国企等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积极参与到老旧小区加装充电桩中,与居民共享自身已有的充电桩。同时,在公共充电桩的安装管理运维方面,由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公司统一负责提供安全加装指导,解决后续运维及居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就社区层面而言,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居民区党组织是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将社区“三驾马车”凝聚起来,就是否需要安装、如何安装公共充电桩等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快速达成共识。通过小区议事会、业主大会等自治机制,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最终达成社区共识。其次要善于借力、对接资源。依托政府在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或工程,统筹规划社区公共空间,同步推进充电桩安装,合理有效使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对居民造成干扰。规模较大的社区可选择多个点位,分散建设。对于停车位过于紧张的小区,也可以实行混合停车的方式,但需要优先满足新能源车充电的需求。最后还要引导居民通过自治有序使用和管理充电桩。由于老旧小区停车资源有限,所安装的充电桩大多无法满足社区内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所以需要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自治加以解决:一方面制定小区文明充电公约并进行公开,形成自治规则,通过规范化的方式来约束居民停车行为。另一方面,引导建立社区新能源车业主群,由业主在群里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实行错峰停车,来破解社区充电桩供需不平衡的困境。

  (潘鸿雁,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潘立争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