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跨境售假 专家:需要完善知识产权区域性保护机制

  广州3月3日电 (记者 蔡敏婕)“随着这两年跨境电商的兴起,使得权利的保护范围从国内市场扩大至全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小奔近日在广州说,总的来说,这还需要在制度层面完善知识产权区域性保护的机制。

  跨境商品来源比较广,一般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产地、多个渠道,加之传统海淘模式要经过海外购物网站、转运公司、仓库、快递公司等多个环节,环节的复杂也会带来风险的加大。

  “在全球性执法过程当中的时候是有执法权限边界的,一个国家法律权利边界只局限于自己的领土。这个过程当中,在全球性违法,特别全球性采购,从制假到售假、到运输环节,不同地域发生的时候,就涉及到国际执法协助的问题,这个障碍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自由贸易体系保护当中要有制度上的完善措施和机制。”徐小奔说。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针对知识产权专门设立章节,涵盖著作权、商标、地理标志、专利、外观设计、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执法、合作、透明度、技术援助等广泛领域,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和实施知识产权,深化经济一体化和合作,以减少对贸易和投资的扭曲和阻碍。

  徐小奔说:“RCEP把全球几大重要市场联合了起来,当中对于知识产权快速联合的维权有相关的规定,我相信未来跨境电商所导致的区域性问题会得到有效缓解。”

  为进一步保障品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售假行为进行打击,多个平台也在行动。其中,微信品牌保护联合团队于2022年8月发起WeBrand计划,自2022年以来,微信品牌保护联合团队协同国内外多个知识产权保护团队等,协助多地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破获多起新型售假案件。

  《2022微信品牌保护报告》指出,2022年度微信品牌维权平台收到涉嫌销售仿冒品信息投诉数量较2021年度同比下降24%,打击售假帐号数量同比下降16%,整体数据自2020年以来呈持续大幅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已有515个来自全球的品牌权利人加入微信品牌维权平台,其中欧洲品牌权利人占比约36%,中国品牌权利人占比约32%;北美品牌权利人占比约19%。2022年,微信法务团队与境内外品牌权利人沟通超700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40%。

  “当我们遇到假货信息也不会在群里或朋友圈进行传播,意识到‘我还是不要去传播这些信息’的时候,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的形成跟知识产权保护行为的养成。”徐小奔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