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声音)新时代法官:情理法交融,让司法暖人心
北京10月21日电 题:新时代法官:情理法交融,让司法暖人心
记者
人民法官的形象近日在荧屏大火,反映基层法官的电视剧《底线》“出圈”。作为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泗沥法庭庭长,二十大代表周淑琴告诉记者,这部剧让她想起了曾经办过的一个案子。
“剧里面法官抱着孩子开庭的场面触动了我心底的那根弦。”周淑琴说,曾经她办理的一个离婚案件,夫妻刚开完庭,因为都不想带孩子,就把孩子往法庭一丢,两人就跑了,三岁多的孩子跟着母亲的车子追了十几米,无奈的她只能抱着孩子继续开下一个庭,至今也还忘不了那个场景。
这个案件亦引发了周淑琴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的三个问题:法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法院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法律应该有着什么样的尺度?
对于自己的发问,周淑琴直言,“并不好回答”。因为在她看来,日子长了,就会发现法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案件的背后是人性的复杂深刻,事实的扑朔迷离,需要法官的上下求索。
她进一步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左右衡量,倾听每一个声音,因为情理法交融,司法才温暖人心。
中共二十大报告就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十大代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乔蓓华称,司法是坚守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础力量。
周淑琴还认为,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共追求的崇高价值,更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这道防线一旦失守,则意味着公平正义不存。只有牢牢把握住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才会对司法有信心,司法也才会有权威,才会有灵魂和生命。
乔蓓华表示,人民法院承担着纠纷化解的重要职责,参与诉源治理是应有之义,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头以‘法、理、情’办好每一起案件,进一步推动诉讼服务、诉源治理参与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服务群众和保障民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法治保障。”乔蓓华说。
“二十大的召开,我们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二十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陈美荣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参与记者:夏宾、杨程晨、罗海兵、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