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突破“防不胜防”的治理困境

  【社评】迎难而上,突破“防不胜防”的治理困境  

  相关问题治理难,往往缘于很难找到确定且可持续的发力点,或发力点过多过散,导致治理进程缓慢、效果有限。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治理工作秉持“没有最拼,只有更拼”的劲头和韧劲,问题的解决就会“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地发生溺水事故,其中身亡者大部分是孩子。暑期防范孩子溺水,这一老问题年年讲,但悲剧年年发生。如何破解这类“防不胜防”的治理难题,值得各方关注。

  不久前人民网发布的《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而每年暑期则是青少年溺水的高发、频发期,溺水已成为暑期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

  每逢暑期,各地教育部门、学校都会一次次提醒学生及家长增强防溺水意识,认真部署防溺水工作,但一桩桩意外将孩子如花的生命无情吞噬,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莫大的伤痛。

  一方面,青少年溺亡事件多发于农村地区或城乡接合部的野外开放水域,这加大了管理和巡视的难度,而暑期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存在看护盲区。加之乡村孩子娱乐项目有限,缺乏有吸引力的替代性娱乐活动,青少年往往在好奇、逆反等心理作用下擅自涉水;另一方面,青少年溺水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分散性、模糊性等特点,使得治理举措往往如同“一拳打到棉花上”,毕竟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具体的惩戒对象,对潜在受害群体也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和保护手段。这一群体能否真正从既往事故中“吃他人堑、长自己智”,不确定因素较多。

  预防青少年溺水,是类似“防不胜防”、久治难愈的社会治理困境的一个缩影。比如,电子屏幕后一个个戴着面具的“键盘侠”,将网络暴力推向极致,网暴主体和行为的隐蔽性、不确定性增加了防范治理的难度;前些年被舆论诟病的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曾令很多地方的交警部门大伤脑筋;一些游客在景区乱涂乱刻等不文明现象屡禁不绝;高空抛物成为悬在一些地方行人头顶的“定时炸弹”;还有,一些城市的垃圾分类在执行中被打折扣,等等。

  相关问题的治理难,大多缘于很难找到确定且可持续的发力点,或发力点过多过散,导致治理进程缓慢、效果有限。以预防青少年溺水为例,从学校到家庭、社会,其实都是预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主体,这也决定了相关的宣教和警示工作覆盖面需要更广,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从实践中看,治理类似问题“没有最拼,只有更拼”,相关治理举措的创新及技术的加持也让公众看到了希望。这个暑期一些地方开展“VR+实践”防溺水教育,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模拟体验中学习自救和救他的技巧;一些地方组建阻泳志愿服务队,利用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上线防溺水预警系统,对涉水学生进行实时警示、驱离;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和爱心人士自愿出资搭建泳池,手把手教孩子们游泳和防溺水技能。

  从一些网络平台上线一键防网暴、一键取证等功能,到一些地方利用技术手段即时捕捉闯红灯行人肖像并适当曝光,从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制度到高空抛物入刑,事实证明,功不唐捐,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治理工作秉持“没有最拼,只有更拼”的劲头和韧劲,问题的解决就会“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类似“防不胜防”问题的治理中来,形成更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让更多人意识到、牢记住珍爱生命的常识与理念,以及个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等,这些都有助于逐步推动问题的解决。

  往大里说,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之下,对“防不胜防”难题的破解,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也必须迎难而上。

  韩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