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启幕 让慈孝之声绵延千里

  杭州8月31日电(钱晨菲)回顾历史长河,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文明的伦理起点,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聚焦新时代,慈孝文化既是道德命题,也是时代命题。一年一度的中华慈孝文化节,为知慈孝、行慈孝、扬慈孝搭建起交流平台,也为新时代慈孝文化赋予新内涵。

  8月31日,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年度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在浙江杭州举行。作为每年的金秋之约,九年来中华慈孝文化节弦歌不辍、慈孝绵延不绝。今年其通过举办2023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征集及遴选、年度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让爱回家”寻亲团圆行动等活动,从多元角度阐释新时代中华慈孝文化,让慈孝之风直抵人心,让慈孝之声绵延千里。

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启幕。主办方供图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慈孝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成为融入中国人骨血的民族基因,最终沉淀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及当下,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包括慈孝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始终不能摒弃。特别是在新时代,持续弘扬慈孝文化,不断丰富其内涵,对维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慈孝文化是包括两岸在内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在致辞时表示,“百善孝为先的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也是两岸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行善可以不高调,但扬善不可以低调。每年台湾也会举行许多公开遴选和表扬孝行楷模的活动。希望两岸之间能够继续携手,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作为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新闻社党委书记、社长陈陆军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中央重点外宣媒体,中新社一直以来以向海内外传承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已连续九年主办中华慈孝文化节,推动中华文化如春雨润物般无声内化于每个人的心田,不断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情深和文化认同。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典型力量弘扬慈孝是中华慈孝文化节九年来的坚持所在。截至目前,中华慈孝文化节共评出90名(个)年度慈孝人物/团体,让跨越年龄、行业、地域的“慈孝之光”照亮更多人。

  经过公示,“2023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名单正式揭晓,并在当日活动现场进行颁奖。

  他们当中,有推着罹患脑瘫的儿子跑过62个马拉松的“逐风爸爸”罗书坚;用足球拓宽彝族女娃成才路的乡村教师阿凉子拉;十多年如一日深夜拾荒资助学子圆大学梦的91岁“拾荒助学”老人王坤森;放弃高薪职业投身公益,帮助艾滋遗孤拓宽人生道路的“杜爸爸”杜聪;用“新”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95后”网红养老院长樊金林;有为16岁以下、预期寿命6个月以内的重症孤残儿童提供儿童舒缓及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长沙市蝴蝶之家儿童舒缓护理中心;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灯的深圳市爱特乐团;在泰国连续不断地开展不分国籍、种族、宗教,包括人类生命中各个阶段困难的救助工作的华人慈善团体——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由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组成,以最“潮”姿态传播“硬核知识”的“银发知播”团体;免费为老年人补拍婚纱照,圆老人一个婚纱梦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等。

91岁“拾荒助学”老人王坤森获评“2023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主办方供图

  正是这些“榜样的力量”,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用行动共同勾勒出中华慈孝的温暖群像。

  弘扬慈孝文化,不仅需要讲好榜样故事,更需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慈孝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九年来,活动主办方持续丰富慈孝文化传播形式,李玉刚、齐豫、朱哲琴、何水法、赵雁君、赵文卓、叶璇、朱启南、邓亚萍、侯京健、郑培钦等知名人士先后受聘为中华慈孝文化大使,在各领域让慈孝文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层次地传播。

  活动当日,这一队伍再次壮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受聘成为“2023中华慈孝文化大使”,助力慈孝文化扩大辐射半径,让新时代慈孝之美持续浸润人心。

  人间最美是团圆。阖家团圆日,亦是践行“慈孝”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慈孝文化的落地,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还在杭州首次开通“让爱回家”的“团圆公交”,依托公交车这一流动的媒介,借助乘客这一庞大群体,助力寻找社会走失亲友,促成更多家庭团圆,进而更好地践行“慈孝”。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让爱回家”寻亲团圆行动启动仪式,中华慈孝文化节主办方联合历届中华慈孝人物/团体和社会公益组织,通过团圆公交等载体助力寻亲,以公益行动践行慈孝。

  此外,本届活动将举行“中华慈孝养老”论坛,邀请海内外专家就“如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等主题展开思维碰撞,共探科技赋能下的智慧养老新路径。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并得到《中国新闻》报、中国慈善家杂志社、民革浙江省委会、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杭州交通经济广播 FM91.8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