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何贤达——
“王牌号手”初心不改
■解放军报记者 邹 菲 特约记者 李永飞 通讯员 吴飞亚
发射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班长,一级军士长,一等功臣,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发射架军士指挥长……在火箭军某旅官兵口中,何贤达总是与“一”字紧密相连。
如果说编制序列上的“一”是巧合,那其他的“一”,无不见证着这名大国长剑“王牌号手”入伍20多年来的奋斗。
去年,火箭军组织某型导弹发射号手集训比武,多支导弹劲旅的训练尖子参加。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何贤达临时受命,带着骨干奋战一个多月。虽然准备时间比别人短,但他们最终以优异成绩斩获第一。
“这就是何贤达,练兵备战处处奋勇争先。”谈到这名老兵,该旅领导称赞不已。
新兵下连时,何贤达被分到炊事班。他一边练厨艺,一边自学导弹发射专业知识。3年后,他凭借精湛的吊装技术当上了转载号手,又成功通过专业教员、发射营长、旅总师的“三堂会考”,取得当时普遍由高学历干部担任的导弹发射“一号手”资格,成为全旅第一个走上这个战位的士兵。
导弹发射“一号手”,一干就是12年。何贤达不满足于此,又将目标瞄准了发射架指挥长。指挥长负责把控导弹发射全流程,涉及专业范围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经过勤学苦练,何贤达成为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发射架军士指挥长。
发射一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是该旅组建时第一个“种子营”,何贤达则是第一批新兵。
作为“先锋营”的一员,何贤达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军人为战而生,我们要只争朝夕练兵备战,锻造‘大国利剑’。”
那年,该旅列装一批新装备,“先锋营”率先淬炼“新剑法”。当时,营长在外执行任务,何贤达受命担任“总教头”。
为了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那段时间,何贤达守着导弹车连轴转,指挥操作单元轮流训。一个多月后,上级组织操作能力考核,该营号手全部顺利过关。
那年红蓝对抗演练,导弹号手临时“减员”导致发射失利。何贤达苦苦思索后,探索开展装备减员操作训练。从定岗减员到随机减员,他不仅梳理出一套减员操作规程,还锤炼出具备“号手随机互换”能力的全岗操作单元,成果纳入新大纲,在部队推广。
一次发射车维护保养,何贤达发现某设备读取数据不稳定。他主动请缨对全旅发射车进行排查,连续30多天吃住在车库,判读校核大量数据,最终提交内容详尽的故障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不久,厂家对相关元器件进行升级,发射车设计总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个老兵,不简单!”
“一个人强不是真的强,一群人强才能打胜仗。”为帮助新号手快速成长,何贤达把导弹电路图、原理图做成动画,把操作动作、技术要点录成视频,将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形象,并创新探索出不少新训法在全旅推广。
前行不辍,初心不改。担任班长21年,何贤达22次带领一班赢得比武冠军,10次获得全旅导弹发射单元考核第一名。这些年,一班为全旅输送了14名干部、20名班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尖刀班”“种子班”。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技师唐武祥——
“工程尖兵”赤诚依旧
■刘国辉 师 浩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仲夏之夜,戈壁深处机械轰鸣,战略支援部队某旅官兵正加班加点施工。
“快撤,有险情!”突然,有人大吼一声,在场官兵迅速后撤。不一会,大小碎石从作业区上方落下,狭小的空间内满是粉尘。好在疏散及时,官兵全部安全撤出。危急关头,及时发现险情并发出撤离信号的,正是该旅一级军士长唐武祥。
遭遇险情后,唐武祥第一时间与技术人员商议抢险方案,带着10名党员骨干组成抢险小组,返回作业区。没人知道下一秒是否还有落石,此时抢险无异于将自己置身生死线上。唐武祥坚定地说:“早一点排除险情,国防工程就能早一点恢复作业。”经过3天3夜奋战,抢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
“对岩层深处作业可能出现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说起唐武祥,官兵十分佩服。唐武祥能够在危急时刻作出精准判断,有赖于他多年与各种岩层“交手”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常说:“作业区就是我的战场,要提前研判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经验的获取并不轻松。在荒无人烟之地从事工程作业,不仅要习惯与沙土相伴,还须耐得住寂寞。这样的日子,唐武祥已经过了30余年。这些年,他熟练掌握10余种型号装备操作和维修,改进革新30余项施工工艺,带领分队辗转戈壁荒漠,参与完成水文地质勘察等重大任务40余项……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唐武祥说:“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作业场上要勇闯难关。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与战场上当逃兵没啥区别!”
某次工程作业任务临近尾声,作业装备突发故障,唐武祥立即带队进行处置。
几经维修,装备故障始终没有排除,个别官兵有些泄气。“现在考验的不光是我们的能力,还有我们的毅力!”他带领骨干铆在战位上,经过7天6夜艰苦攻关,故障被成功排除。
勇闯新路,敢当先锋。这些年,他先后20余次担任突击队队长,与战友们合力排除险情10余次,解决施工难题上百个,成为官兵心中的“工程尖兵”。
唐武祥从军30余载,但他从未放慢奋进的脚步。2019年,已达最高服役年限的唐武祥,主动提交延期服役申请。这次,他的“主战场”又多了一个传经送宝的课堂。
研究使用新型装备、工程作业技术指导、实践操作规范总结……战友们经常看到唐武祥白天在施工现场带教新人,夜里挑灯伏案整理笔记心得。近年来,在唐武祥的帮带下,60余名军士骨干成长为专业技术能手。
使命任务在变化,施工装备在更新,但唐武祥永葆一颗赤诚之心,奋战在任务一线。有战友对他说:“老唐,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歇歇了。”唐武祥却说:“年纪大怎么了?只要任务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本文刊于8月8日解放军报03版